微博秀UID
鞠婧袆

火影忍者452乐天诗中绘江南-平旦斋

乐天诗中绘江南-平旦斋火影忍者452
乐天诗中绘江南

题记
2018年8月dstwo,京城闷热难捱,遂与妻商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7日半夜遨游网上觅票寻旅馆,8日清晨搭高铁,午后到苏州留园圆外楼。查询地图,山塘古街距离仅一公里有余,便抬脚步行,兴冲冲而至上塘街。街头入口,有唐少傅白公祠,进去方知,白居易年少时,曾情结姑苏少年时,与母亲在苏州躲避战乱,后来,年过半百,又任苏州刺史。人生之中,两度与苏州结缘。苏州盘桓三日,巧遇故友,一路陪同游山塘,赏园林,观风景,享美食。归京意未尽,网络搜拣白香山诗,钩稽探求,游戏草拟缀成《白诗苏州绘江南》小文,愉友人一乐以记苏州之行美意。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曾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即公元825年任苏州刺史。白居易在苏州期间任职只有短短的一年半,但他主持修建的山塘路,却是苏州城市建设史上伟业,完善了苏州的交通系统,改变了苏州的城市布局。
白居易幼年曾在苏州生活,苏州是他成年后的向往之地,他在《登阊门闲望》中写道:“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描写大诗人登上阊门,眺望四方,繁华的阊门,虎丘山的佛寺,馆娃宫的轮廓,月下的水面的倒影令人心旷神怡。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一年之中,他竟12次到过虎丘。但在他到任之前,山塘与苏州市中心区域虎丘之间 道路迂回曲折,河道淤塞狭窄。交通不畅,百姓只能涉水进城,备受水涝之害。美景虽好,道路不通。于是,白居易大兴土木食色无双,使阊门与运河相接。在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虎丘望山桥之间,兴建了长达3600米的道路,不仅打通了山塘与虎丘的交通,使阊门与运河相接,而且栽柳种荷,生桃化李,美化堤岸。从此,七里山塘路帮助人们从阊门到虎丘,不仅可以步行、骑马、坐轿,还可以乘船舟行,非常方便。山塘也逐渐发展起来,车船往来,商贾云集,百业俱兴。白居易得意之时,诗兴大发,做了一首《武丘寺路》(当时的山塘街就被称作“武丘寺路” 为了避皇帝名讳,便改“虎”为“武”),诗曰:“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白居易有多首诗作咏唱苏州,不仅描绘了苏州景色,而且勾勒了苏州的繁荣景象。一是准确地反映了苏州的人口和规模。“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说明当时的苏州城人口和从军情况。如果按十万夫家课税情况推算,如果每户为五口之家,则苏州人口至少在50万以上。按唐代人口统计数值推算,唐代户均人口约为5.5口。(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每户均4.06口。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达3714万人,每户均6.039口;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户数达9619254,口数达52880488,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户均5.497口;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户2375400,口数15760000,户均6.63口一磅的福音。),苏州人口约为55万人,如以唐代最接近白居易年代的宪宗时户均人口6.63口计,唐代苏州人口约为66.3万人。考虑到唐玄宗天宝后期,逃税情况普遍存在七夜宠姬。不课税的户约占全国总户三分之一。苏州人口规模应再加25万人,约在80万人至90万人左右,约为唐代全盛时期长安城人口(约185万)的一半左右。再加上州道府县军队各级机构都驻扎苏州,苏州人口应当更多。要知道,白居易所处年代已是唐后期,国力凋敝东沙湖学校,而苏州仍有至少80万人口,这在当时来讲,应该是一个超大型城市了。
按白居易诗中所说“五千弟子守封疆”,有唐一代,常备军人数约最高时为80万人,占唐代人口最高峰时期的百分之一左右大筒木羽村。按唐制,主管各地戍军及军户,府依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兵役以一年五番轮流执役,约为1000-4000人,最多时全国有六百多府,共计军卒七十余万,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苏州一府有“五千弟子守封疆”,一方面说明苏州戍军人数超过一般地区的规模,另一方面说明苏州税收供养的能力比较强。按唐制度,一个士兵需要至少两户人家供养,也就是说,5000弟子要有一万户供养,5000士兵的费用相当于5万人费用一级简码。唐朝80万军队的供养户数为160万户,相当于800万人供养80万军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只是对于平均水平而言。但拉如按80万人口计算,5000子弟兵仅占总人口的0.625%,说明苏州的经济实力应该远远超过平均水平。这也难怪白居易离别苏州时,吟诵“怅望武丘路,沉吟浒水亭”,久久不愿意离开了卡德加皮肤。
二是描绘了苏州的交通状况。“自开山寺路,水路往来频。银勒牵骄马,画船载丽人济南泉方。”说明当时水陆交通运输的繁忙景象。当年白居易修七里山塘通虎丘,水路约有3.6公里,陆路也大致如此。苏州水系发达,“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更应隋初兴建京杭大运河之利,航运便利,如白居易诗中句 “家家门外泊舟航”,“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水上工具是苏州人家生活之必需。水路悠长畅通,桥梁密布,如诗中所云“十里随舟行”“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三百九十桥也许言过其实,但现在山塘镇的桥梁还有横七竖八之说,横跨河上的七桥是山塘桥、通贵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八桥是白姆桥、毛家桥、桐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其中的白公桥是为纪念白居易而命名的。
三是生动摹画了苏州人间天堂的绝色美景大象册。诗人最爱描绘苏州水之美骊姬传奇。“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以至于诗人甚至“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诗人写尽苏州春秋之美。“春入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二三月时何草绿”“芰荷生欲遍,项茜乔桃李种仍新”。喜爱苏州柳最多,“鸳鸯荡漾双双翅钱来网,杨柳交加万万条”,“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则是写秋天美景,“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不禁要“偷出游山走看花”。
四是勾勒了苏州的风土人情迪拜中华网。白居易在多首诗歌描写了苏州歌舞盛景。如“为问苏台酒席中,使君歌笑与谁同?”“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表现了当时聚餐歌舞助兴的场面“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表明凉州曲是当时最流行的歌调,最能打动人心。“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展示乡村丝竹与烟树交融呼应的情境。“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凸显普通人家对音乐的喜好。“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则显示了作者对宗教音乐的青睐。如今游客到苏州,或听苏州评弹,或乘舟水巷,听撸娘一曲浅吟低唱,让吴侬软语的温柔优美从船头飘向船梢,今仇古恨萦绕低回。 这与唐代苏州丝竹音乐的盛行是一脉相承的。
公元826年,五十五岁的白居易因病卸任,离开苏州,一生再没有回到过这里。苏州人民为了感激这位唐朝的大诗人,恭敬地将白居易像供奉在了苏州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中,2006年,又在与阊门一水之隔的山塘街起始地修建了白居易纪念园。白居易在苏州留名,苏州在他的诗歌中成为永恒。
附白居易有关苏州诗
真娘墓
墓在虎丘寺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指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武丘寺路
自开山寺路,水路往来频。银勒牵骄马,画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长洲苑
春入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年深不辨娃宫处,夜夜苏台空月明快递兔。
寄李苏州兼示杨琼
真娘墓头春草碧,心奴鬓上秋霜白。为问苏台酒席中,使君歌笑与谁同?就中犹有杨琼在,堪上东山伴谢公。
题灵岩寺
寺即吴馆娃宫,鸣屟廊、砚池、采香径遗迹在焉。
娃宫屟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二三月时何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直自当时到今日,中间歌吹更无声。
宿灵岩寺上院
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吴中好风景二首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况当丰岁熟,好是欢游处。州民劝使君,切莫抛官去。
喜罢郡
五年两郡亦堪嗟,偷出游山走看花。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樽前免被催迎使,枕上休闻报坐衙。睡到午时欢到夜,回看官职是泥沙。
别苏州
浩浩苏州民,郁郁长洲城。来惭荷宠命,去愧无能名。青紫行将吏,班白列黎氓帐族。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饯筵犹未散,征棹不可停。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怅望武丘路,沉吟浒水亭。还乡信有兴,去郡能无情。
苏州柳
金谷园中黄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咏怀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首当今当好官。两地江山踏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几时酒盏曾抛却,何处花枝不把看。白髪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忆江南》三首(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夜游西虎丘寺八韵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路人青松影,门临白月波。
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正月三日闲行》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本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和梦得忆苏州呈卢宾客》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码字很辛苦,转载请注明来自鞠婧袆《火影忍者452乐天诗中绘江南-平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