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4下乌兰察布市介绍-乌兰察布特色食品专供
乌兰察布市介绍-乌兰察布特色食品专供
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200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乌兰察布盟,成立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一词来源于蒙语,即“红色的山崖”之意。
概述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辖11个旗、县、市、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即:集宁区、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和丰镇市,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9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近年来,乌兰察布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6.8亿元,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200元和4400元,总体上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基础设施方面,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6.57亿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2.76%砭萃网,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4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同时,“十一五”末,该市建成污水处理厂12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截至2010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4座,建成并进入试运行2座,年处理污水1745万吨,处理率达57%。 地理位置
乌兰察布市地形自北向南由蒙古高原、乌兰察布丘陵、阴山山脉、黄土丘陵四部分组成。阴山山脉的支脉大青山,灰腾梁横亘中部,海拔为1595m ~2150m,最高峰达2271m,灰腾梁最高海拔2118m。支脉蛮汉山、马头山、苏木山蜿蜒曲折分布于境内的东南部。习惯上将大青山以南部分称为前山地区,以北部分称为后山地区。前山地区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间有高山,平均海拔1152m ~1321m,其中乌兰察布最高点苏木山主峰海拔为2349m。北部丘陵山间盆地相间,有大小不等的平原。最南部为黄土丘陵。前山地区的旗县市区有:集宁区、卓资县、兴和县、丰镇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凉城县。后山地区为乌兰察布市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865m ~1489m。后山地区南部底质多为岩石,表面覆盖,是比较平坦的天然大草原。后山地区旗县有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化德县。 自然气候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因大青山横亘中部的分隔,形成了前山地区比较温暖,雨量较多,后山地区是多风的特殊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50㎜~450㎜,雨量集中在每年七、八、九月份。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18℃之间,无霜期95天~145天。辉腾梁地区气温最低,一般在年1℃以下。 旅游景区
葛根塔拉草原旅游区
葛根塔拉草原旅游区是国家首批命名的“AAAA级”旅游景区,是乌兰察布市及自治区主要草原旅游景点之一。夏秋之季,这里绿草如茵,景色迷人。250多种花草植物竞相开放,10余种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矫健彪悍的马群,浓郁的蒙古风情,构成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草原旅游区。[16]
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
辉腾锡勒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镇南,辉腾锡勒草原是世界少有且保持较好的高山草甸草原。在广袤的辉腾锡勒草原上,天然小湖星罗棋布,素称“九十九泉”,还有独特神奇的黄花沟盛景,其中有神葱岭、圣母泉、石门湾、一镜天、骆驼峰、蛤蟆峰、贤人轩、鹰咀岩、佛手山、双羊峰、夕阳崖、木鱼台等多个景观。此外还有十分壮丽的风电景观和古长城遗址以及蒙古太宗窝阔台练兵习武用过的“点将台”、“兵器库”等旧址。在辉腾锡勒草原上,建有各类旅游景点9处,可提供赛马、搏克(摔跤)、射箭、叨羊、观赏蒙古族婚礼、访牧户、骑马、坐勒勒车游草原、篝火晚会、马头琴祝福等各类游乐活动数十项。[17]
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
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属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为清编察哈尔八旗之右翼正红旗、正黄旗驻牧之地虎豹龙蛇鹰。有四个独特的旅游景区构成,分别是蓝天蒙古大营旅游区、阿贵乌拉旅游区、八号地岩文岩画旅游区和火山岩地貌旅游区。[18]
苏木山森林公园旅游区
苏木山森林公园旅游区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关镇南45km处,是晋、冀、蒙三省区的交界,林区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最高峰2334.7米,是乌兰察布市的最高点。苏木山人工林区东西长35km、南北宽10km、总面积达1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8.8%,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最大的人工林场,堪称“绿色明珠”;人工栽种树木20多种,草类30多种,药用植物120多种,野生动物10多种,飞禽20多种。[18]
黄旗海旅游区
黄旗海旅游区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东西长20km,南北宽9km,当年因盛产鲤鱼而闻名遐迩,曾供国宴专用。黄旗海蒙古语译为“昂盖淖勒”,因在察哈尔正黄旗二苏木境内,故汉名称黄旗海。黄旗海系第三纪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四周环绕低山、丘陵、台地、岸畔曾是平阔的草原,芦笙丛生,水草丰美,水鸟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后代生息的乐土。[18]
环岱海旅游区
环岱海旅游区名胜景点不仅有蛮汉山原始次生林、马头山、洞金山卧佛景观,还有距今5000年前的龙山早期文化遗存,有秦汉古长城遗址和大庙遗址,有厂汉营革命烈士陵园,贺龙革命活动旧地等人文景观,特别是位于三苏木乡中水塘村的温泉更是闻名遐迩。[18]
凉城环岱海旅游区
凉城环岱海山水风光旅游区有多种旅游资源组合的综合性旅游区。岱海东西长35km,南北宽10km。盛夏时节,美丽的岱海宛如莲叶初露,翠色可人。古往今来,岱海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历代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前来观赏,留诗作“鸿鹜成群,风涛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保罗蒂贝茨,若云重”,其景可见一斑。清帝康熙多次巡边来到岱海,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并在此修建了行宫,取名凉城,为岱海提名“天池”,行宫后来更名为“汇祥寺”,曾为内蒙古规模宏大的召庙之一,1939年毁于战火。[18]
老虎山生态公园
老虎山生态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始建于1980年,公园建成后,因其人文历史和园林风景成为乌兰察布市一处著名的风景区,闻名自治区内外。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是游客观光的风景胜地。
老虎山生态公园总体共设九个区,它们分别是:大门瀑布区、纪念碑区、植物园区、虎石区、虎山游乐区、赵家大院、老潭区。冯将军林和老城遗址。
大门瀑布区为大型山石瀑布景观,水从20m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大型瀑布景观。纪念碑广场为林荫广场,栽有大树、樟子松、油松等。植物园区设7处景观,分别布置在纪念碑周转以四季之景:虎山春色、百花争艳、虎山秋色、冬雪松林及桃花园、香花园、相思园,以寄托后人对先烈的怀念和崇敬。老虎石周围增加塑石配景,老虎洞重新改造恢复原貌,并在洞前设有贺龙战役纪念馆及雕塑广场。
在老虎山南边的空地上,建有一处大院,名为赵家大院,在院的入口处设碑,记载赵家大院始于1898年。与赵家大院相邻的是虎山游乐园,它位于虎山公园的西南大门,附近就是居住区龙趸王,便于附近居民就近游玩,同时又与赵家大院形成餐饮、游乐一条龙旅游体系。在与老虎山南边相对的小山上,有龙潭,龙潭内设有龙喷水雕塑喷泉,龙潭内的水以溪流的形式由南向北,顺坡就势穿过赵家大院流入植物园区附近又一潭内,将滋润虎山四季景观。[19] 旅游指南交通
截至2010年,该市境内有京包、集二、集通、集张、大准等铁路,截至2010年营运的铁路途经该市八个旗县市区,覆盖率达到73%。通往法兰克福的国际货运列车“如意”号始发乌兰察布。近期还要建设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快速通道和集二线扩能改造项目。届时,该市将融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公路方面,境内东西方向有丹拉、二广两条高速公路、南北方向有110、208国道和呼满省际大通道交汇,呼和浩特到北京的应急沙石路已建成通车。近期还要建设京新高速公路(G7)、准格尔至兴和重载高速公路、呼和浩特至白音察干高速公路、乌兰察布至呼和浩特一级公路以及110国道改扩建项目。东绕城高速公路将使乌兰察布形成一个高速公路环线。美食
荞面
荞麦—— 起源於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荞麦已被认为是21世纪的健康主食,那是因为荞麦营养价值高。
荞麦粉的营养价值高於小麦粉。荞麦粉中含有其他谷类作物所没有的芦丁,苦荞麦粉中的芦丁含量最高(20.3mg/100g),是普通荞麦粉的 2~4倍。 荞麦营养丰富,其面粉含蛋白质13.5%, 脂肪2.5%,均明显高於大米、白面和小米;含碳水化合物72.2%,高於高粱和玉米。荞麦粉的蛋白质由19种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比例合理,接近鸡蛋蛋白的组成,也是一般谷物所不及的。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达0.67%~1.17%,是白面的3倍。
国外营养专家研究表明,荞麦蛋白质的营养效价指数高达80%~90%(大米70%,小麦59%),是粮食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最全面、营养最丰富的粮种。以荞麦为原料的各种饮食在世界上可谓丰富多彩,在意大利和瑞士,荞麦面条被称作“皮草齐瑞”,法国的荞麦面食品“加勒太”,俄罗斯的尼煎饼,德国、奥地利的荞麦饼等,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西安的荞麦烙饼,山西的猫耳朵、灌肠更是享誉世界。
阴山山地阴湿凉爽,适宜於荞麦生长,且荞麦又属晚秋作物,利於倒茬歇地,还可弥补夏田受灾后的损失,固尔历来受到山区群众的喜爱。荞面条条、荞面饸饹、荞面搅团、荞面揉揉、荞面凉粉等,都是人们钟情的食物,也是乌兰察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食物。[21]
豆面
乌兰察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盛产各具特色的优质谷粮作物。由於这些杂粮大多种植在高海拔、无污染地区,极少使用农药、化肥秋波媚媚,是公认的具有特殊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并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等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21]
莜面
莜麦所含蛋白质和脂肪量为五谷之首,还含有磷、铁、钙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健康导报》“蒙医饮食疗法”一文称:“在蒙医饮食疗法中,有许多塞外特产的粮食作物,如莜麦、山药等等。”莜麦在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均有栽培。
乌兰察布的莜麦栽培历史约有1100年左右。杨升《丹铅总录》称:“阴山南北皆有之,土人以为朝夕常食。”素有“阴山莜麦甲天下”之誉。 莜面吃法颇多,风味各有干秋。可以加工成窝窝、鱼鱼、饸饹、拿糕、饺饺、块垒、丸丸、饨钝、拨面、山药扁鱼子等,也可以加工成烙饼、煮鱼、炒面、糊糊等,不仅成为乌兰察布人的一种主要食品,而且是出口外销的名牌产品。
莜面是中华食品中唯一的“三熟”食品。一曰炒熟。即在加工面粉时须先把莜麦用大锅清净的水淘洗干净,晾干水分后下炒锅偏炒,待冒过大气后,再炒至二分熟即可出锅,上磨加工,箩出面粉。二曰烫熟。即在和面制作食品时将莜面置于面盆内,一边泼入开水一边搅拌,紧接着用手将面盆内的块垒状莜面加水揉揣,达到“三净”(手净、面净、盆净)程度,再根据需要制作成各种所需成型食品。三曰蒸熟。即把制成的莜面食品用蒸笼蒸熟,方可食用。一般以闻到莜面香味,即可断为已熟。由于莜面是高能食品,所以俗称“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碗开水正好好”。[24]
卓资山熏鸡
卓资山熏鸡制作加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这里的本地鸡个头大,肉质肥嫩,是家禽肉制品的上好原料。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河北宣化的李珍和北京的张兰太两位师傅来到卓资山镇办起了熏鸡铺。他们取定县熏鸡和当地卤鸡之长,经过长期摸索,创造了卓资山熏鸡独特的制作工艺,其特点为红润、酥嫩、鲜美,色、香、味皆佳。
1956年,在国家食品总公司举办的全国食品展销会上,卓资山熏鸡同山东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并列地方禽制品之榜首,被誉为中国的“三鸡”。1986年被评为自治区名优产品,1989年在全国肉制品会上获“优秀产品”称号。[26]
山药鱼
主要食用地区为内蒙古乌兰察布,河北省张家口,山西大同一带。味道极美。称的上一绝。
以土豆和莜面为原料,在笼屉里蒸熟沾着汤吃,汤的佐料范围广,其中肉类,以羊肉汤为佳,菜类中口蘑汤算上等。 历史文化编辑本段战国
乌兰察布区域的大部分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秦并六国后,又在原来这里的赵地设置云中、代郡、雁门三郡。秦亡后,匈奴乘中原禁楚汉相争,无暇它顾之机,大举南进,这里的大部分地区为匈奴所占有。汉朝
西汉时,匈奴还在今天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建立了最高的政府机关-----中部单于庭。北魏前夕,拓跋、鲜卑在盛乐(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土城)设立北都,建立代政权,续据匈奴故地。隋唐
突厥在今和林格尔境内建大利城进行管辖。宋朝至清代
这里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女真、鞑靼、瓦刺、蒙古相继生息之地。
把这块北方各民族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正式命名为乌兰察布盟,是1627年-1636年间(清朝天聪年间)开始的。公元1633年(清天聪六年),四子王部落、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部落、喀尔喀右翼部落(即达尔罕旗)等六个部落首次会盟于乌兰察布,故有乌兰察布盟之称。现属乌兰察布盟管辖的丰镇等地,早在1736年-1796年间(乾隆年间),就在“口外七厅”的管辖之下。1875-1908年间(光绪年间),又定四子王部落及达尔罕的一部分垦地和村落为兴和厅;设丰镇东界卢家营等地至察右正黄旗九佐领地为兴和厅;设宁远界灰腾各村及毗连之右正黄、正红两旗地为陶林厅等。民国时期
民国建立后,所有的厅一律改为县治。
1914年(民国三年)曾建绥远特别区,所辖有归绥(1912年以绥远城粮饷同知厅并入前归化厅,始称归绥县)、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五原、东胜等八县,乌、伊二盟(13旗)及土默特旗。原有的绥东四县(丰镇、兴和、陶林、凉城)则划归察哈尔特别区。
1928年(民国十七年)改特区为绥远省,当时废道存县,又将东四县由察哈尔省划归绥远省,连同民国十二年以后增设的包头、集宁、安北、固阳、临河等五县肖志恒,共17个县均为绥远省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绥远省解放后,将全省调整为4 个专员公署、两个盟、一个中心旗、一个省直辖旗。其中,集宁专员公署管辖集宁、丰镇、陶林、龙胜、武川、兴和6县;和林专员公署管辖和林、清水河、托克托、凉城4县;乌兰察布盟管辖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中公、东公、西公6旗臧健和。 新中国成立后的乌兰察布盟,辖有四子王、达尔罕、茂明安、乌拉特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等6旗。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平地泉行政区建制撤消,所辖地区归乌兰察布盟管辖。同时,乌兰察布盟原辖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划归巴彦淖尔盟。同年,乌兰察布盟机关由固阳迁至集宁。这时的乌兰察布盟辖有:1市、6旗、11县共18个县级区域,即集宁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子王旗、土默特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丰镇县、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卓资县、兴和县、托克托县。萨拉齐县、固阳县、武东县。在此以后,武东县、土默特旗撤消,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建立划出汤嬿,商都县、化德县划入,固阳县、苏尼特右旗、二连市划入划出,丰镇撤县建市。1995年~1996年,和林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达茂旗划归包头市。
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22号):撤销乌兰察布盟,设立地级乌兰察布市。
(1)撤销乌兰察布盟和县级集宁市,设立地级乌兰察布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集宁区察哈尔西街。
(2)乌兰察布市设立集宁区。以原县级集宁市的行政区域为集宁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恩和大街。
(3)乌兰察布市辖原乌兰察布盟的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卓资县、凉城县和新设立的集宁区。原乌兰察布盟的县级丰镇市由自治区直辖。察哈尔婚礼
乌兰察布草原蒙古族的传统婚礼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
通常男子到结婚年龄时,由父母看中某家姑娘后,请长者或喇嘛看双方生辰属相是否相配,如无克忌则请“昭齐”(媒人)选吉日携带礼品、哈达到姑娘家求婚。姑娘家长如将礼品收下,求婚即算议成。通常台吉家族子女不允许通婚,意在避免因血缘关系造成近亲结婚。
订亲是婚礼中重要仪式,男方通常要携带全羊、白酒、哈达、月饼等礼品到女方家登门拜访商谈议定彩礼。彩礼主要是送牲畜或银元。彩礼要视男方家庭经济情况而定,通常要送彩礼大畜五头、小畜十只、银元数十块。最低也要两头大畜、五只小畜、银元二十块。彩礼议定后要举办订婚喜宴,喜宴要上“乌叉”(羊背子)、奶酒等,并唱敬酒歌,祝订婚贺辞。喜宴上双方议定婚礼吉祥日,下请贴,定伴郎伴娘,请喇嘛诵喜庆经,女方为出嫁姑娘准备嫁妆、礼品等事宜。
议订的良辰吉日到来之时,男方要设酒宴招待陪同新郎迎亲的亲朋好友,由喇嘛诵经祝福娶亲顺利吉祥。
与此同时,女方家中也宾客云集,放“乌叉”(羊背子),欢歌畅饮喜庆酒,等侯娶亲人们的到来。通常要请善于辞令、熟悉礼仪、酒量较大、能歌善舞者充当代东人。
迎亲人数须双方事先议妥,应为奇数。一般为五至九名。新郎着民族新装、挎箭袋,携带给新娘制做的蒙古袍、坎肩、靴子、耳坠及送给女方亲眷的礼品。礼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备。赠送礼品时,必须亲手送递到接受礼品者手中,否则认为不恭敬。
当娶亲的马队到来时,女方以代东人为首,祝辞人、数名敬酒人出来迎接。这时女方祝辞人开始以朗诵的形式向娶亲人提问,双方互问互答,言辞流畅,幽默而情趣横生。除沿用古老的喜庆词语外,还要即兴提问,随意发挥,见人论人,见景论景,这充分表现了蒙古部落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婚礼中一项传统的喜庆形式。[14]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是乌兰察布独有的地方剧种。它作为乌兰察布市人民的一份极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已被国家正式确认,并被收入《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东路二人台为什么恰恰在乌兰察布地区形成?
乌兰察布地跨三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草原、农耕使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不仅仅创造了区别中原的民族文化,而且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暮光之城4下,创造出了独特的乌兰察布文化的结晶——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旧时称“玩艺儿”,始于清末咸丰年间,形成于民国初年,流布于乌兰察布市东部的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等地,以及与内蒙古毗邻的河北、山西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的二人台艺术因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二人台在源流沿革以及音乐、剧目、表演诸方面有明显不同,五十年代末改称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大体上经历了社火玩艺儿、玩艺儿和二人台三个阶段。
东路二人台具有独特的方言、奇异的风韵,在比兴和夸张的审美想象中浸透着具有当地特色的幽默和风趣。七八十年代东路二人台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乌兰察布市专业、业余剧团创作了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新剧目,同时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武利平、赵德厚、王凤云、张玉兰、王俊英等崭露头角,并走向全区和全国。1980年,内蒙古艺校在乌兰察布设立了东路二人台戏曲班,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演员,1984年7月成立了乌兰察布市东路二人台实验剧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从事东路二人台艺术创作表演的地区级专业艺术团体。该团主要以挖掘、整理、继承东路二人台传统剧目为己任,创作的部分优秀剧目先后在国家和自治区演出和评比中获奖。其中《摘花椒》1985年荣获全国地方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劝夫》199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风雨山乡路》199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风雪情》1998年荣获文化部戏剧小品比赛三等奖,大型东路二人台现代戏《光棍汉与外来妹》2001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特别是《光棍与四川女人》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之后,于2001年应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晋京汇报演出伏魔英雄传,中央电视台11频道现场进行了录制并多次播放,在全国全区引起较大的反响。 [15] 政治经济
近年来,该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6.8亿元,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200元和4400元,总体上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
肉羊、奶牛庞凤仪、马铃薯、蔬菜、杂粮等产品产量大,品质高。全市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40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在全国地级市中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被誉为“草原人参”的红胡萝卜被国家农业部鉴定为无污染绿色食品,远销全国各地并长期出口韩、日等国。肉羊年出栏1000万只,肉产量15万吨。奶牛饲养量40万头,年产鲜奶90多万吨,是全国十大奶牛生产强市之一常林钻石。全市拥有一批大型仓储物流企业天赋武侠系统,有4处现代化马铃薯储库,有贮存能力200吨以上的储窖2700座米其林情缘,总储存能力已超过120万吨。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大市,天然草场面积5152.8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为4643.3万亩,草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3%,天然草场主要以平原荒漠草原类为主体,主要分布于四子王旗北部。其次是丘陵典型草原类。再次是分布于后山地区的平原型草原类和平原草原荒漠草原类。牲畜以羊、牛、马、驼为主,年出售商品畜500多万头(只)。第二产业
重点发展了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和机械制造等非资源型产业。截至2010年,乌兰察布市已形成近1000万千瓦发电能力,其中,火电装机容量达到65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达270万千瓦。该市年产200万吨电石,正致力引进开发PVA、PVB、PVC等电石下游深加工产品;皖维集团PVA和伊东集团PVC项目已经成功落地。乌兰察布市莹石资源储量很大,品质较高,3F公司氟化工产业初具规模。该市探明石墨储量400万吨,是国内四大石墨基地之一。该市已探明铁矿石储量4000万吨,钼10万吨,铜金属35万吨,铅锌金属6.6万吨,依托铁精粉,大力发展特种钢,冶金工业实现新发展。该市石灰石储量1亿多吨,以乌兰水泥为龙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已达500万吨。该市高岭土、石英石、钾长石等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发展建筑陶瓷、玻璃等建材产业的巨大潜力。该市每年产生550万吨粉煤灰,发展新型环保建材和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空间很大。该市以花岗岩、灰绿岩、玄武岩为主的石材资源储量2000万立方米,质地优良、分布广泛,石板材市场开发和精深加工潜力巨大。该市煤炭资源累计探明储量41亿多吨,主要分布在四子王旗、察右前旗以及集宁周边等地。其它产煤区有卓资县、察右中旗、商都县、兴和县等地。特别是四子王旗白音花煤田,是乌兰察布市探明储量最大的一块煤田。该煤田已全部完成煤炭资源的详查工作,并于2005年由四子王旗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登记了矿权。第三产业
乌兰察布市背靠呼包鄂经济圈,面向京津冀晋的开放前沿。乌兰察布市规划了110平方公里的现代国际物流港,起步区初步确定为50平方公里。近期要集中力量建设乌兰察布综合物流园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5.33平方公里。同时,该市拥有草原、森林、湖泊、火山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并且将重点做大做强岱海、辉腾锡勒、格根塔拉三大景区,精心打造以天堂草原、神舟家园为整体旅游形象的区域性草原文化旅游度假中心。 教育事业
2013年乌兰察布拥有普通高中21所,在校学生4.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0.23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蒙古族学生0.2万人。拥有普通初中40所,初中在校学生4.9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0.29万人,蒙古族学生0.25万人。拥有小学189所,小学在校学生8.85万人;其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0.54万人,蒙古族0.48万人。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升学率达到81.08%。
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200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乌兰察布盟,成立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一词来源于蒙语,即“红色的山崖”之意。
概述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辖11个旗、县、市、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即:集宁区、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和丰镇市,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9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近年来,乌兰察布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6.8亿元,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200元和4400元,总体上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基础设施方面,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6.57亿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2.76%砭萃网,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4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同时,“十一五”末,该市建成污水处理厂12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截至2010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4座,建成并进入试运行2座,年处理污水1745万吨,处理率达57%。 地理位置
乌兰察布市地形自北向南由蒙古高原、乌兰察布丘陵、阴山山脉、黄土丘陵四部分组成。阴山山脉的支脉大青山,灰腾梁横亘中部,海拔为1595m ~2150m,最高峰达2271m,灰腾梁最高海拔2118m。支脉蛮汉山、马头山、苏木山蜿蜒曲折分布于境内的东南部。习惯上将大青山以南部分称为前山地区,以北部分称为后山地区。前山地区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间有高山,平均海拔1152m ~1321m,其中乌兰察布最高点苏木山主峰海拔为2349m。北部丘陵山间盆地相间,有大小不等的平原。最南部为黄土丘陵。前山地区的旗县市区有:集宁区、卓资县、兴和县、丰镇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凉城县。后山地区为乌兰察布市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865m ~1489m。后山地区南部底质多为岩石,表面覆盖,是比较平坦的天然大草原。后山地区旗县有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化德县。 自然气候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因大青山横亘中部的分隔,形成了前山地区比较温暖,雨量较多,后山地区是多风的特殊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50㎜~450㎜,雨量集中在每年七、八、九月份。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18℃之间,无霜期95天~145天。辉腾梁地区气温最低,一般在年1℃以下。 旅游景区
葛根塔拉草原旅游区
葛根塔拉草原旅游区是国家首批命名的“AAAA级”旅游景区,是乌兰察布市及自治区主要草原旅游景点之一。夏秋之季,这里绿草如茵,景色迷人。250多种花草植物竞相开放,10余种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矫健彪悍的马群,浓郁的蒙古风情,构成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草原旅游区。[16]
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
辉腾锡勒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镇南,辉腾锡勒草原是世界少有且保持较好的高山草甸草原。在广袤的辉腾锡勒草原上,天然小湖星罗棋布,素称“九十九泉”,还有独特神奇的黄花沟盛景,其中有神葱岭、圣母泉、石门湾、一镜天、骆驼峰、蛤蟆峰、贤人轩、鹰咀岩、佛手山、双羊峰、夕阳崖、木鱼台等多个景观。此外还有十分壮丽的风电景观和古长城遗址以及蒙古太宗窝阔台练兵习武用过的“点将台”、“兵器库”等旧址。在辉腾锡勒草原上,建有各类旅游景点9处,可提供赛马、搏克(摔跤)、射箭、叨羊、观赏蒙古族婚礼、访牧户、骑马、坐勒勒车游草原、篝火晚会、马头琴祝福等各类游乐活动数十项。[17]
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
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属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为清编察哈尔八旗之右翼正红旗、正黄旗驻牧之地虎豹龙蛇鹰。有四个独特的旅游景区构成,分别是蓝天蒙古大营旅游区、阿贵乌拉旅游区、八号地岩文岩画旅游区和火山岩地貌旅游区。[18]
苏木山森林公园旅游区
苏木山森林公园旅游区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关镇南45km处,是晋、冀、蒙三省区的交界,林区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最高峰2334.7米,是乌兰察布市的最高点。苏木山人工林区东西长35km、南北宽10km、总面积达1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8.8%,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最大的人工林场,堪称“绿色明珠”;人工栽种树木20多种,草类30多种,药用植物120多种,野生动物10多种,飞禽20多种。[18]
黄旗海旅游区
黄旗海旅游区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东西长20km,南北宽9km,当年因盛产鲤鱼而闻名遐迩,曾供国宴专用。黄旗海蒙古语译为“昂盖淖勒”,因在察哈尔正黄旗二苏木境内,故汉名称黄旗海。黄旗海系第三纪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四周环绕低山、丘陵、台地、岸畔曾是平阔的草原,芦笙丛生,水草丰美,水鸟翔集,牛羊成群,是蒙古族后代生息的乐土。[18]
环岱海旅游区
环岱海旅游区名胜景点不仅有蛮汉山原始次生林、马头山、洞金山卧佛景观,还有距今5000年前的龙山早期文化遗存,有秦汉古长城遗址和大庙遗址,有厂汉营革命烈士陵园,贺龙革命活动旧地等人文景观,特别是位于三苏木乡中水塘村的温泉更是闻名遐迩。[18]
凉城环岱海旅游区
凉城环岱海山水风光旅游区有多种旅游资源组合的综合性旅游区。岱海东西长35km,南北宽10km。盛夏时节,美丽的岱海宛如莲叶初露,翠色可人。古往今来,岱海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历代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前来观赏,留诗作“鸿鹜成群,风涛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保罗蒂贝茨,若云重”,其景可见一斑。清帝康熙多次巡边来到岱海,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并在此修建了行宫,取名凉城,为岱海提名“天池”,行宫后来更名为“汇祥寺”,曾为内蒙古规模宏大的召庙之一,1939年毁于战火。[18]
老虎山生态公园
老虎山生态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始建于1980年,公园建成后,因其人文历史和园林风景成为乌兰察布市一处著名的风景区,闻名自治区内外。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是游客观光的风景胜地。
老虎山生态公园总体共设九个区,它们分别是:大门瀑布区、纪念碑区、植物园区、虎石区、虎山游乐区、赵家大院、老潭区。冯将军林和老城遗址。
大门瀑布区为大型山石瀑布景观,水从20m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大型瀑布景观。纪念碑广场为林荫广场,栽有大树、樟子松、油松等。植物园区设7处景观,分别布置在纪念碑周转以四季之景:虎山春色、百花争艳、虎山秋色、冬雪松林及桃花园、香花园、相思园,以寄托后人对先烈的怀念和崇敬。老虎石周围增加塑石配景,老虎洞重新改造恢复原貌,并在洞前设有贺龙战役纪念馆及雕塑广场。
在老虎山南边的空地上,建有一处大院,名为赵家大院,在院的入口处设碑,记载赵家大院始于1898年。与赵家大院相邻的是虎山游乐园,它位于虎山公园的西南大门,附近就是居住区龙趸王,便于附近居民就近游玩,同时又与赵家大院形成餐饮、游乐一条龙旅游体系。在与老虎山南边相对的小山上,有龙潭,龙潭内设有龙喷水雕塑喷泉,龙潭内的水以溪流的形式由南向北,顺坡就势穿过赵家大院流入植物园区附近又一潭内,将滋润虎山四季景观。[19] 旅游指南交通
截至2010年,该市境内有京包、集二、集通、集张、大准等铁路,截至2010年营运的铁路途经该市八个旗县市区,覆盖率达到73%。通往法兰克福的国际货运列车“如意”号始发乌兰察布。近期还要建设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快速通道和集二线扩能改造项目。届时,该市将融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公路方面,境内东西方向有丹拉、二广两条高速公路、南北方向有110、208国道和呼满省际大通道交汇,呼和浩特到北京的应急沙石路已建成通车。近期还要建设京新高速公路(G7)、准格尔至兴和重载高速公路、呼和浩特至白音察干高速公路、乌兰察布至呼和浩特一级公路以及110国道改扩建项目。东绕城高速公路将使乌兰察布形成一个高速公路环线。美食
荞面
荞麦—— 起源於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荞麦已被认为是21世纪的健康主食,那是因为荞麦营养价值高。
荞麦粉的营养价值高於小麦粉。荞麦粉中含有其他谷类作物所没有的芦丁,苦荞麦粉中的芦丁含量最高(20.3mg/100g),是普通荞麦粉的 2~4倍。 荞麦营养丰富,其面粉含蛋白质13.5%, 脂肪2.5%,均明显高於大米、白面和小米;含碳水化合物72.2%,高於高粱和玉米。荞麦粉的蛋白质由19种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比例合理,接近鸡蛋蛋白的组成,也是一般谷物所不及的。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达0.67%~1.17%,是白面的3倍。
国外营养专家研究表明,荞麦蛋白质的营养效价指数高达80%~90%(大米70%,小麦59%),是粮食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最全面、营养最丰富的粮种。以荞麦为原料的各种饮食在世界上可谓丰富多彩,在意大利和瑞士,荞麦面条被称作“皮草齐瑞”,法国的荞麦面食品“加勒太”,俄罗斯的尼煎饼,德国、奥地利的荞麦饼等,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西安的荞麦烙饼,山西的猫耳朵、灌肠更是享誉世界。
阴山山地阴湿凉爽,适宜於荞麦生长,且荞麦又属晚秋作物,利於倒茬歇地,还可弥补夏田受灾后的损失,固尔历来受到山区群众的喜爱。荞面条条、荞面饸饹、荞面搅团、荞面揉揉、荞面凉粉等,都是人们钟情的食物,也是乌兰察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食物。[21]
豆面
乌兰察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盛产各具特色的优质谷粮作物。由於这些杂粮大多种植在高海拔、无污染地区,极少使用农药、化肥秋波媚媚,是公认的具有特殊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并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等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21]
莜面
莜麦所含蛋白质和脂肪量为五谷之首,还含有磷、铁、钙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健康导报》“蒙医饮食疗法”一文称:“在蒙医饮食疗法中,有许多塞外特产的粮食作物,如莜麦、山药等等。”莜麦在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均有栽培。
乌兰察布的莜麦栽培历史约有1100年左右。杨升《丹铅总录》称:“阴山南北皆有之,土人以为朝夕常食。”素有“阴山莜麦甲天下”之誉。 莜面吃法颇多,风味各有干秋。可以加工成窝窝、鱼鱼、饸饹、拿糕、饺饺、块垒、丸丸、饨钝、拨面、山药扁鱼子等,也可以加工成烙饼、煮鱼、炒面、糊糊等,不仅成为乌兰察布人的一种主要食品,而且是出口外销的名牌产品。
莜面是中华食品中唯一的“三熟”食品。一曰炒熟。即在加工面粉时须先把莜麦用大锅清净的水淘洗干净,晾干水分后下炒锅偏炒,待冒过大气后,再炒至二分熟即可出锅,上磨加工,箩出面粉。二曰烫熟。即在和面制作食品时将莜面置于面盆内,一边泼入开水一边搅拌,紧接着用手将面盆内的块垒状莜面加水揉揣,达到“三净”(手净、面净、盆净)程度,再根据需要制作成各种所需成型食品。三曰蒸熟。即把制成的莜面食品用蒸笼蒸熟,方可食用。一般以闻到莜面香味,即可断为已熟。由于莜面是高能食品,所以俗称“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碗开水正好好”。[24]
卓资山熏鸡
卓资山熏鸡制作加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这里的本地鸡个头大,肉质肥嫩,是家禽肉制品的上好原料。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河北宣化的李珍和北京的张兰太两位师傅来到卓资山镇办起了熏鸡铺。他们取定县熏鸡和当地卤鸡之长,经过长期摸索,创造了卓资山熏鸡独特的制作工艺,其特点为红润、酥嫩、鲜美,色、香、味皆佳。
1956年,在国家食品总公司举办的全国食品展销会上,卓资山熏鸡同山东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并列地方禽制品之榜首,被誉为中国的“三鸡”。1986年被评为自治区名优产品,1989年在全国肉制品会上获“优秀产品”称号。[26]
山药鱼
主要食用地区为内蒙古乌兰察布,河北省张家口,山西大同一带。味道极美。称的上一绝。
以土豆和莜面为原料,在笼屉里蒸熟沾着汤吃,汤的佐料范围广,其中肉类,以羊肉汤为佳,菜类中口蘑汤算上等。 历史文化编辑本段战国
乌兰察布区域的大部分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秦并六国后,又在原来这里的赵地设置云中、代郡、雁门三郡。秦亡后,匈奴乘中原禁楚汉相争,无暇它顾之机,大举南进,这里的大部分地区为匈奴所占有。汉朝
西汉时,匈奴还在今天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建立了最高的政府机关-----中部单于庭。北魏前夕,拓跋、鲜卑在盛乐(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土城)设立北都,建立代政权,续据匈奴故地。隋唐
突厥在今和林格尔境内建大利城进行管辖。宋朝至清代
这里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女真、鞑靼、瓦刺、蒙古相继生息之地。
把这块北方各民族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正式命名为乌兰察布盟,是1627年-1636年间(清朝天聪年间)开始的。公元1633年(清天聪六年),四子王部落、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部落、喀尔喀右翼部落(即达尔罕旗)等六个部落首次会盟于乌兰察布,故有乌兰察布盟之称。现属乌兰察布盟管辖的丰镇等地,早在1736年-1796年间(乾隆年间),就在“口外七厅”的管辖之下。1875-1908年间(光绪年间),又定四子王部落及达尔罕的一部分垦地和村落为兴和厅;设丰镇东界卢家营等地至察右正黄旗九佐领地为兴和厅;设宁远界灰腾各村及毗连之右正黄、正红两旗地为陶林厅等。民国时期
民国建立后,所有的厅一律改为县治。
1914年(民国三年)曾建绥远特别区,所辖有归绥(1912年以绥远城粮饷同知厅并入前归化厅,始称归绥县)、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五原、东胜等八县,乌、伊二盟(13旗)及土默特旗。原有的绥东四县(丰镇、兴和、陶林、凉城)则划归察哈尔特别区。
1928年(民国十七年)改特区为绥远省,当时废道存县,又将东四县由察哈尔省划归绥远省,连同民国十二年以后增设的包头、集宁、安北、固阳、临河等五县肖志恒,共17个县均为绥远省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绥远省解放后,将全省调整为4 个专员公署、两个盟、一个中心旗、一个省直辖旗。其中,集宁专员公署管辖集宁、丰镇、陶林、龙胜、武川、兴和6县;和林专员公署管辖和林、清水河、托克托、凉城4县;乌兰察布盟管辖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中公、东公、西公6旗臧健和。 新中国成立后的乌兰察布盟,辖有四子王、达尔罕、茂明安、乌拉特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等6旗。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平地泉行政区建制撤消,所辖地区归乌兰察布盟管辖。同时,乌兰察布盟原辖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划归巴彦淖尔盟。同年,乌兰察布盟机关由固阳迁至集宁。这时的乌兰察布盟辖有:1市、6旗、11县共18个县级区域,即集宁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子王旗、土默特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丰镇县、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卓资县、兴和县、托克托县。萨拉齐县、固阳县、武东县。在此以后,武东县、土默特旗撤消,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建立划出汤嬿,商都县、化德县划入,固阳县、苏尼特右旗、二连市划入划出,丰镇撤县建市。1995年~1996年,和林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达茂旗划归包头市。
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22号):撤销乌兰察布盟,设立地级乌兰察布市。
(1)撤销乌兰察布盟和县级集宁市,设立地级乌兰察布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集宁区察哈尔西街。
(2)乌兰察布市设立集宁区。以原县级集宁市的行政区域为集宁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恩和大街。
(3)乌兰察布市辖原乌兰察布盟的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卓资县、凉城县和新设立的集宁区。原乌兰察布盟的县级丰镇市由自治区直辖。察哈尔婚礼
乌兰察布草原蒙古族的传统婚礼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
通常男子到结婚年龄时,由父母看中某家姑娘后,请长者或喇嘛看双方生辰属相是否相配,如无克忌则请“昭齐”(媒人)选吉日携带礼品、哈达到姑娘家求婚。姑娘家长如将礼品收下,求婚即算议成。通常台吉家族子女不允许通婚,意在避免因血缘关系造成近亲结婚。
订亲是婚礼中重要仪式,男方通常要携带全羊、白酒、哈达、月饼等礼品到女方家登门拜访商谈议定彩礼。彩礼主要是送牲畜或银元。彩礼要视男方家庭经济情况而定,通常要送彩礼大畜五头、小畜十只、银元数十块。最低也要两头大畜、五只小畜、银元二十块。彩礼议定后要举办订婚喜宴,喜宴要上“乌叉”(羊背子)、奶酒等,并唱敬酒歌,祝订婚贺辞。喜宴上双方议定婚礼吉祥日,下请贴,定伴郎伴娘,请喇嘛诵喜庆经,女方为出嫁姑娘准备嫁妆、礼品等事宜。
议订的良辰吉日到来之时,男方要设酒宴招待陪同新郎迎亲的亲朋好友,由喇嘛诵经祝福娶亲顺利吉祥。
与此同时,女方家中也宾客云集,放“乌叉”(羊背子),欢歌畅饮喜庆酒,等侯娶亲人们的到来。通常要请善于辞令、熟悉礼仪、酒量较大、能歌善舞者充当代东人。
迎亲人数须双方事先议妥,应为奇数。一般为五至九名。新郎着民族新装、挎箭袋,携带给新娘制做的蒙古袍、坎肩、靴子、耳坠及送给女方亲眷的礼品。礼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备。赠送礼品时,必须亲手送递到接受礼品者手中,否则认为不恭敬。
当娶亲的马队到来时,女方以代东人为首,祝辞人、数名敬酒人出来迎接。这时女方祝辞人开始以朗诵的形式向娶亲人提问,双方互问互答,言辞流畅,幽默而情趣横生。除沿用古老的喜庆词语外,还要即兴提问,随意发挥,见人论人,见景论景,这充分表现了蒙古部落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婚礼中一项传统的喜庆形式。[14]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是乌兰察布独有的地方剧种。它作为乌兰察布市人民的一份极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已被国家正式确认,并被收入《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东路二人台为什么恰恰在乌兰察布地区形成?
乌兰察布地跨三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草原、农耕使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不仅仅创造了区别中原的民族文化,而且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暮光之城4下,创造出了独特的乌兰察布文化的结晶——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旧时称“玩艺儿”,始于清末咸丰年间,形成于民国初年,流布于乌兰察布市东部的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等地,以及与内蒙古毗邻的河北、山西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的二人台艺术因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二人台在源流沿革以及音乐、剧目、表演诸方面有明显不同,五十年代末改称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大体上经历了社火玩艺儿、玩艺儿和二人台三个阶段。
东路二人台具有独特的方言、奇异的风韵,在比兴和夸张的审美想象中浸透着具有当地特色的幽默和风趣。七八十年代东路二人台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乌兰察布市专业、业余剧团创作了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新剧目,同时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武利平、赵德厚、王凤云、张玉兰、王俊英等崭露头角,并走向全区和全国。1980年,内蒙古艺校在乌兰察布设立了东路二人台戏曲班,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演员,1984年7月成立了乌兰察布市东路二人台实验剧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从事东路二人台艺术创作表演的地区级专业艺术团体。该团主要以挖掘、整理、继承东路二人台传统剧目为己任,创作的部分优秀剧目先后在国家和自治区演出和评比中获奖。其中《摘花椒》1985年荣获全国地方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劝夫》199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风雨山乡路》199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风雪情》1998年荣获文化部戏剧小品比赛三等奖,大型东路二人台现代戏《光棍汉与外来妹》2001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特别是《光棍与四川女人》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之后,于2001年应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晋京汇报演出伏魔英雄传,中央电视台11频道现场进行了录制并多次播放,在全国全区引起较大的反响。 [15] 政治经济
近年来,该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6.8亿元,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200元和4400元,总体上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
肉羊、奶牛庞凤仪、马铃薯、蔬菜、杂粮等产品产量大,品质高。全市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40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在全国地级市中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被誉为“草原人参”的红胡萝卜被国家农业部鉴定为无污染绿色食品,远销全国各地并长期出口韩、日等国。肉羊年出栏1000万只,肉产量15万吨。奶牛饲养量40万头,年产鲜奶90多万吨,是全国十大奶牛生产强市之一常林钻石。全市拥有一批大型仓储物流企业天赋武侠系统,有4处现代化马铃薯储库,有贮存能力200吨以上的储窖2700座米其林情缘,总储存能力已超过120万吨。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大市,天然草场面积5152.8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为4643.3万亩,草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3%,天然草场主要以平原荒漠草原类为主体,主要分布于四子王旗北部。其次是丘陵典型草原类。再次是分布于后山地区的平原型草原类和平原草原荒漠草原类。牲畜以羊、牛、马、驼为主,年出售商品畜500多万头(只)。第二产业
重点发展了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和机械制造等非资源型产业。截至2010年,乌兰察布市已形成近1000万千瓦发电能力,其中,火电装机容量达到65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达270万千瓦。该市年产200万吨电石,正致力引进开发PVA、PVB、PVC等电石下游深加工产品;皖维集团PVA和伊东集团PVC项目已经成功落地。乌兰察布市莹石资源储量很大,品质较高,3F公司氟化工产业初具规模。该市探明石墨储量400万吨,是国内四大石墨基地之一。该市已探明铁矿石储量4000万吨,钼10万吨,铜金属35万吨,铅锌金属6.6万吨,依托铁精粉,大力发展特种钢,冶金工业实现新发展。该市石灰石储量1亿多吨,以乌兰水泥为龙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已达500万吨。该市高岭土、石英石、钾长石等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发展建筑陶瓷、玻璃等建材产业的巨大潜力。该市每年产生550万吨粉煤灰,发展新型环保建材和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空间很大。该市以花岗岩、灰绿岩、玄武岩为主的石材资源储量2000万立方米,质地优良、分布广泛,石板材市场开发和精深加工潜力巨大。该市煤炭资源累计探明储量41亿多吨,主要分布在四子王旗、察右前旗以及集宁周边等地。其它产煤区有卓资县、察右中旗、商都县、兴和县等地。特别是四子王旗白音花煤田,是乌兰察布市探明储量最大的一块煤田。该煤田已全部完成煤炭资源的详查工作,并于2005年由四子王旗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登记了矿权。第三产业
乌兰察布市背靠呼包鄂经济圈,面向京津冀晋的开放前沿。乌兰察布市规划了110平方公里的现代国际物流港,起步区初步确定为50平方公里。近期要集中力量建设乌兰察布综合物流园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5.33平方公里。同时,该市拥有草原、森林、湖泊、火山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并且将重点做大做强岱海、辉腾锡勒、格根塔拉三大景区,精心打造以天堂草原、神舟家园为整体旅游形象的区域性草原文化旅游度假中心。 教育事业
2013年乌兰察布拥有普通高中21所,在校学生4.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0.23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蒙古族学生0.2万人。拥有普通初中40所,初中在校学生4.9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0.29万人,蒙古族学生0.25万人。拥有小学189所,小学在校学生8.85万人;其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0.54万人,蒙古族0.48万人。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升学率达到81.08%。
码字很辛苦,转载请注明来自鞠婧袆的《暮光之城4下乌兰察布市介绍-乌兰察布特色食品专供》
2015-09-30
全部文章